据国家药监局《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(2024年)》披露,2024年全国执业药师注销注册人数达30,994人,较2023年的19,088人激增62%,创历史新高。截至2025年7月底,全国执业药师总量833,291人,环比减少6,793人,平均每万人口拥有执业药师5.9人,但地区分布失衡问题显著——广东(81,767人)、山东(59,286人)、四川(55,855人)位列前三,西藏仅1,058人。

注销主因:挂证乱象与监管重拳
本次注销潮的核心动因是“挂证”专项整治。国家医保局2025年5月核查显示,24省份23,997家定点零售药店、9,563名药师涉及“挂证”,其中293人挂靠超10家机构,6人超百家,湖南某药师甚至疑似在9市198家机构“挂证”。地方案例佐证监管力度:河南商丘蔡志杰因“挂证”被注销注册证,三年内禁业;新疆44名药师因“挂靠证书”被撤销资格并记入全国系统黑名单。
监管手段呈现科技化趋势:广西推行“八桂药店智慧监管系统”,通过人脸识别动态监控药师在岗;江苏、天津采用“刷脸+定位”双重认证;大连要求医保服务药师每日签到,超时自动签退。这些措施直指“人证分离”顽疾,倒逼药师履职实操。
行业阵痛与转型契机
注销潮短期引发行业震动,但长期看推动质量升级。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指出,药店无序扩张曾催生“挂证”灰色产业链——全职药师成本高昂,药店倾向“租证”降低人力开支。然而,执业药师核心价值在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处方审核,脱离岗位的证书无法保障公众用药安全。
数据印证行业转型:202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,药学类通过率仅10.6%(31,248人/294,640报考),中药学类12.3%(51,512人/418,279报考),高学历人才稀缺(硕博仅占0.05%)。但监管强化倒逼药店提升人才配置标准,大型连锁药店已优先招聘具备多年经验的执业药师,强调处方审核、合理用药指导等实操能力。
未来展望: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深耕
国家药监局强调,执业药师发展重心正从“数量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提升”。一方面,通过延续注册制度淘汰无效证书——注册证五年有效期届满未延续者自动注销;另一方面,推动继续教育常态化,要求每年完成90学时培训(专业科目60学时+公需科目30学时),未达标者面临资格冻结。
专家预测,随着“刷脸打卡”、社保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普及,以及《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》对“驻店药师在职在岗”的硬性要求,执业药师将真正回归专业本源。未来,行业需平衡供需矛盾——62万家药店与83万执业药师的配比仍存缺口,但通过规范“挂证”、优化培养体系,可实现从“证书依赖”到“能力驱动”的转型,最终筑牢公众用药安全防线。
结语
3.1万执业药师注销不是终点,而是行业规范化的起点。当监管科技与制度创新形成合力,当药师价值从“证”回归“人”,中国药品零售行业方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跃升,真正践行“健康中国”的使命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