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执业药师考试已落下帷幕,从考生反馈与试题分析来看,本次考试延续了 "重者恒重、注重实践" 的核心导向,同时在新增内容考查、题型灵活度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。本文结合中药学与药学两大专业方向,对各科目考情进行全面拆解,为后续备考提供精准指引。
2025 年执业药师考试整体呈现 "三升三稳" 的特点:新增考点考查占比上升、临床实践类题目占比上升、跨学科融合题目占比上升;基础考点分值占比稳定、重点章节分值分布稳定、题型结构稳定。从难度来看,各科目呈现分化态势:中药一、法规等科目偏基础易得分,中药综、西药二则因灵活性增强导致难度上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"新增新改必考" 的规律在本次考试中体现尤为明显,无论是中药学方向的新增炮制规范,还是药学方向的 "生命药学" 章节,均有较高分值占比,成为区分考生成绩的关键维度。
该科目本次考试难度偏简单,核心考点集中,配伍选择题占比达 60%,是得分的关键题型。从内容来看,三大模块构成考查核心:
- 炮制模块:新增 14 味炙法药物(如续断、商陆)和 7 味炒法药物的规范为考查重点,需掌握 "酒炙增强活血、盐炙引药入肾" 的规律,以及炒苍耳子降低毒性的原理等细节。
- 鉴定模块:新增 75 种药物中,白头翁 "根头部密生白色绒毛"、百合 "肉质鳞叶长椭圆形" 等性状特征结合彩图考查,黄连的 "草酸钙方晶"、甘草的 "晶纤维" 等显微特征为高频考点。
- 制剂模块:洗剂、冲洗剂等新增剂型的 "无菌制备""pH 值控制 " 要求,与传统丸剂形成对比考查,直肠给药制剂的吸收特点需关联记忆。
科目呈现 "老框架、新内容" 特点,单味药与中成药分值占比接近(约 51:49),清热药、补虚药等重点章节占比依旧突出。考查重点集中在:
- 药物调整内容:紫苏拆分为紫苏叶(解表散寒)与紫苏梗(理气宽中)的功效差异,狗脊从补虚药调整至祛风湿药后的 "补肝肾、强腰膝" 双重功效,均为必考要点。
- 新增中成药:辛夷感冒丸 "疏风散寒、宣通鼻窍" 的功效及风寒感冒伴鼻塞流涕证的适配,芪苈强心胶囊针对慢性心衰的应用指征,需精准记忆。
- 分类优化:"辛温解表药" 更名为 "发散风寒药" 后的归类逻辑,新增泽兰与益母草的功效区分(前者兼具活血调经与利水消肿),易出对比考题。
该科目是中药学方向难度最高的科目,偏难题目占比达 15%-18%,综合分析题占 20%,且反向选择题、是非题等灵活题型占比提升,对考生的临床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核心考查维度包括:
- 辨证论治场景:外科新增湿疮的辨证分型为重中之重,湿热蕴肤证选用龙胆泻肝汤、血虚风燥证适配当归饮子,需通过 "皮疹形态 + 伴随症状" 快速判断证型。
- 合理用药规范:孕妇忌用三棱、莪术等破血药,儿童用药减量 30% 的计算方法,以及 "甘草反甘遂" 等配伍禁忌,结合临床案例考查用药合理性判断。
- 调剂操作:处方审核 "收方 - 划价 - 调配 - 核查 - 发药" 流程中,核查环节的药品规格核对与附子配半夏的禁忌判定为高频考点。
法规科目整体难度偏简单,第一批次侧重麻精药品目录考查,第二批次则强化数字类考点(如证件有效期),基础与常识题目占比高,约 40 题可通过基础认知作答。中药相关合规内容为特色考点:
- 中药饮片管理:经营所需的 "专用库房"" 养护设备 "等条件,处方审核中" 产地 ""炮制规格" 的核对(如酒大黄与生大黄的调配差异)为核心。
- 不良反应报告:中药注射剂一般不良反应 15 日内报告、严重反应立即报告的时限要求,以及医疗机构的报告主体责任,需明确区分。
- 界限判定:中药饮片霉变按假药论处、虫蛀未变质按劣药处理的界定标准,是易混易错点。
科目难度中等,新增内容与传统考点并重,科目间融合度提升,如生物半衰期定义结合实例考查,需在理解基础上记忆。关键考查内容包括:
- 新增章节:"生命药学" 中的免疫应答类型(体液免疫、细胞免疫)、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,以及病理生理学 "缺氧类型与药物干预" 的关联,为理解性试题的核心来源。
- 传统高频点:缓释控释制剂 "血药浓度平稳、减少给药次数" 的优势与 "剂量不便调整" 的局限性,氢氯噻嗪导致低血钾的作用机制,需精准掌握。
该科目难度较去年明显上升,偏题难题占比增加,呈现两极分化特征,考查形式灵活,需结合分类逻辑与作用机制推理作答。核心考点集中在:
- 合并章节:抗菌药与抗病毒药合并后,新增单抗类抗风湿药的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及过敏反应监测要点,按 "作用靶点" 分类记忆抗菌药(如青霉素类抑制细胞壁合成)为解题关键。
- 新增品种:中枢神经系统新增中枢肌松药与解热镇痛药的作用差异,抗肿瘤新增靶向药 "特异性结合靶点" 的特点,需与同类药物对比区分。
科目难度中等,与西药二关联度极高,基础内容为得分核心,不同题型难度差异显著:A 型题混淆性强,B 型题易得分,C 型题侧重临床分析,X 型题综合性强。考查重点包括:
- 新增病种用药:气道梗阻急救药物(肾上腺素)、哺乳期乳腺炎用药(青霉素类)、甲沟炎局部(鱼石脂软膏)与全身(头孢类)用药的适配条件,需结合场景记忆。
- 慢病管理:高血压治疗中 ACEI 类药物(如卡托普利)的干咳不良反应与高血钾禁忌症,糖尿病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轮换与剂量调整原则,为必考内容。
药学方向法规考查与中药学方向核心要点一致,侧重基础概念与时限、责任的区分,选项混淆性较低。三大高频模块需重点掌握:
- 界限判定:按 "成分 - 性状 - 审批" 区分假药(如药品被污染)与劣药(如含量不符),为基础必考点。
- 时限记忆: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 5 年、麻醉处方保存 3 年、不良反应 15 日报告时限等数字类考点,需对比梳理避免混淆。
- 责任主体:药品召回责任主体为生产企业,中药饮片召回需同步核查炮制质量,需明确责任链条。
结合 2025 年考情特征,后续备考需把握三大核心原则:
- 对比表格法:针对易混考点制作对比表,如中药炮制方法差异表、假药劣药判定标准表,横向梳理核心区别。
- 场景联想法:将综合科目考点融入临床场景,如中药综湿疮辨证结合患者症状记忆,药学综处方审核模拟药店实操流程。
- 口诀浓缩法:将零散考点提炼为口诀,如 "紫苏叶解表,紫苏梗理气"" 假成污变未批准,劣量标期包材差 " 等,提升记忆效率。
- 基础阶段:系统学习教材与大纲,重点章节至少精读 2 遍,同步完成章节练习题,标记错题并溯源原因(记不住 / 理解错 / 未学过)。
- 巩固阶段:聚焦重点章节强化学习,通过历年真题熟悉考查形式,建立错题本并反复复盘,总结归纳跨章节关联考点。
- 冲刺阶段:以模拟卷与押题卷为主,侧重新增内容与高频考点的强化,适应机考节奏,优化时间分配策略。
- 题型策略:配伍选择题占比高的科目(如中药一、中药二),需快速定位 "酒炙"" 发散风寒药 "等关键词;综合分析题占比高的科目(如中药综、药学综),采用" 先看问题再找题干 " 的解题顺序。
- 时间分配:90 分钟考试时间建议按 "最佳选择题 15 分钟、配伍选择题 40 分钟、综合分析题 25 分钟、多项选择题 5 分钟" 分配,预留 5 分钟检查遗漏。
- 机考提示:提前熟悉标记功能,优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,注意中药类科目 5 个选项与法规 4 个选项的差异,避免误选。
2025 年执业药师考试的落幕为后续备考指明了方向:回归基础是通关前提,掌握新增内容是提分关键,强化实践应用是应对灵活题型的核心。只要把握考情规律,采用科学方法,就能在备考中事半功倍,顺利通过考试。